教案名称:小班安全教育——保护耳朵
课时:1课时
教学目标:
1. 让幼儿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,知道耳朵的重要性。
2. 学习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,预防耳朵受伤。
3.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。
教学重点:
1. 了解耳朵的构成和功能。
2. 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。
教学难点:
1. 使幼儿理解线雕断裂可能导致的危险。
2. 学会正确处理受伤后的情况。
教学准备:
1. 彩图或图片:《耳朵的结构》、《线雕断裂后耳朵鼓起的包》
2. 教学玩具或模型:模拟耳朵结构玩具
3. 线雕、剪刀、胶带等道具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
1. 教师出示耳朵的彩图或图片,引导幼儿观察,激发幼儿对耳朵的兴趣。
2. 提问:“小朋友们的耳朵是什么样的?耳朵有什么用呢?”
二、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
1. 教师用模拟耳朵结构玩具或图片向幼儿讲解耳朵的基本结构,如耳廓、外耳道、中耳、内耳等。
2. 结合图片,解释耳朵的功能,如收集声音、传导声音、平衡身体等。
三、安全知识教育
1. 教师展示线雕断裂后耳朵鼓起的包的图片,向幼儿讲解线雕断裂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。
2. 强调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,如避免用尖锐物品触碰耳朵、不挖耳朵、不在耳朵附近大声喊叫等。
四、互动环节
1. 教师提问:“如果小朋友的耳朵受伤了,应该怎么办?”
2. 鼓励幼儿回答,并讲解正确的处理方法。
五、实操练习
1.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处理受伤后的耳朵,如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包裹伤口、及时就医等。
2. 邀请幼儿模仿,教师纠正动作。
六、总结
1. 教师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,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。
2.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耳朵保护习惯。
教学反思:
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幼儿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基本的了解,认识到了耳朵的重要性,并学会了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。在教学过程中,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,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。同时,要注意对受伤处理方法的实操练习,确保幼儿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